重視「婦癌」警訊,定期篩檢預防子宮內膜癌
2023 年 05 月 19 日
3069
認識子宮內膜癌
子宮內膜是子宮壁內部薄而柔軟的組織層,它的厚度會隨著女性月經週期而改變,若女性沒有懷孕,子宮內膜就會脫落並排出體外。子宮內膜癌則為子宮內膜細胞癌變所致,通常發生於60歲左右的停經後女性。根據國健署統計,子宮內膜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,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200例子宮內膜癌病患,且發生年齡有年輕化趨勢。
子宮內膜癌致病因素
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風險因素繁多,包含肥胖、年紀、飲食(尤其是高脂肪或高卡路里食物)、影響賀爾蒙的藥物或食品(如雌激素補充品)、糖尿病、部分癌症治療藥物、家族史、基因遺傳等。
有些家族較常發生大腸直腸癌或子宮內膜癌,可能是因修復DNA的相關基因變異(如MLH1、MSH2或其他相關基因),而引起的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所致,又名林奇氏症候群,帶有此類型基因變異會使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高達60%至70%。
子宮內膜癌篩檢
子宮內膜癌早期通常會發生不正常陰道出血或有異常分泌物,及早發現治療的預後較佳。常規可藉由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狀況,如有可疑病灶可進一步進行子宮內膜組織切片或刮除術,檢查或診斷子宮內膜癌。如已罹患子宮內膜癌,可藉由電腦斷層掃描(CT)或核磁共振(MRI)檢查是否有轉移至淋巴或腹腔。如有大腸直腸癌或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,可與醫師討論評估做基因檢測,了解自身罹癌風險。
預防子宮內膜癌
上述已提到部分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生風險的因素,體重控制、飲食控制以及規律運動相當重要,可以降低罹癌風險。如已停經婦女需使用雌激素補充品,建議與醫師討論後適量服用,切勿自行判斷與服用。此外據研究顯示,生產過的婦女其子宮內膜癌發生風險較無生產經驗的女性低。另最新研究發現,使用子宮內避孕器者罹患子宮內膜癌之風險較服用口服避孕藥者低。
最後,建議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且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並且隨時注意自身身體狀況變化,如有異狀即早發現與治療,才能維持健康生活。
參考資料:
Mayo Clinic、American Cancer Society、NIH、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若您想進一步了解佳齡健康,或是欲諮詢相關資訊,歡迎來電或來信預約,讓佳齡健康由專人為您服務,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。
營業時間:9:00-17:00
電話:02-2721-2821
諮詢信箱:service@blueborders.com.tw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 B1
立即預約:https://www.healthspan.com.tw/contact
作者
佳齡健康
佳齡健康以預防醫學為基礎,運用數據科學預測風險,以動得勤、吃得對、想得開、睡得好、病得少為目標,提供每位顧客客製化健康方案,幫助顧客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,延展健康壽命的跨度 (Healthspan Lifestyle)。提供最高品質的服務與產品是我們的使命,並將致力成為預防醫學健康促進與健康生活型態的典範。
撰文者
陳姿伶 佳齡精準醫學諮詢師
佳齡頻道:https://reurl.cc/gQm984
佳齡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althspantw
佳齡LINE@:https://pse.is/4krd9z
您的安心託付,我們用心照顧
佳齡,加您 Empower health with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