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年 03 月 11 日
29525
大腸息肉就是癌症的前身?醫師完整解答息肉的種類、篩檢與預防方式
大腸的內襯具有黏膜,幾乎所有的息肉正是從黏膜層長出來,這從黏膜長出、凸起的贅生物,就是一般所指的大腸息肉。當直系血親有發生大腸癌或者有大腸息肉、或是家庭遺傳性大腸瘜肉症的話,得到大腸息肉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許多。而大腸息肉要如何篩檢及治療?讓佳齡消化內科醫師來和您分享!
大腸息肉1.jpg

什麼是大腸息肉?

大腸癌令人聞之色變,然而大腸癌常常是由良性的大腸息肉變來的。我們的大腸全長大約八十公分,其部分包含了升結腸、橫結腸、降結腸、乙狀結腸最後是直腸。

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讓糞便成形,並蠕動推進讓糞便排出。而大腸的內襯具有黏膜,幾乎所有的息肉正是從黏膜層長出來,這從黏膜長出、凸起的贅生物,就是一般所指的大腸息肉。

 

大腸息肉有哪些型態?

常見的息肉主要分成幾種型態,分別是管狀腺瘤型tubular adenoma)、絨毛腺瘤型villous adenoma)、鋸齒腺瘤型serrated adenoma)、增生型hyperplastic polyp)等。

前三種都是有癌化的可能,其中又以絨毛型的機率最高。

在施行大腸鏡時,無法從外觀上百分之百確認息肉的種類,因此需要切片或者將息肉切除下來,進一步的由病理科醫師透過顯微鏡化驗才能正確做出診斷。

 

哪些人是得到大腸息肉的高風險族群?

  • 有家族史族群 :
    直系血親有發生大腸癌或者有大腸息肉、或是家庭遺傳性大腸瘜肉症的話,得到大腸息肉的機率是較一般人高出許多。

  • 抽菸喝酒習慣者
  • 不良飲食習慣者
    攝取過多的高油脂紅肉、蔬菜類攝取不足、常吃醃漬及燒烤類食物,會加重腸胃道負擔。
  • 過度肥胖者
  • 長期久坐、缺乏運動者
  • 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患 如潰瘍性大腸炎、克隆氏症)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族群容易產生息肉,甚至演變成大腸癌。
     

大腸長息肉可能會有哪些症狀?

大部分的大腸息肉通常沒有症狀、沒有感覺。較為嚴重者,若出現大腸息肉可能會有血便、腹痛、腹瀉、便祕、排便排不乾淨道症狀,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儘速就醫安排檢查。

 

大腸息肉要如何篩檢或檢查以及治療?

檢查方法主要有兩種,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immuno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, i-FOBT)以及大腸鏡檢查。

  • 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

糞便淺血免疫定量法是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的血液,採檢時會在糞便的不同表面刮取適量糞便,放入內含保存液專用的採便管。

由於大腸息肉或是腫瘤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,血液會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,因此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大腸息肉或腫瘤,並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、診斷,提早預防、提早治療。

免疫法的好處是檢查的準確度不容易受到食物及藥物的影響,而我國政府有補助50-74歲的國人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篩檢。

由於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發生率有年輕化的趨勢,30歲就檢查出有息肉、甚至大腸癌的患者也大有人在。40歲以上若同時有家族史,可以考慮40歲之後做第一次篩檢的大腸鏡。

而目前以台灣的普遍統計來說,國人50歲開始,息肉及大腸癌的發生率就顯著上升,! 因此建議50歲以上至少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。


大腸息肉是否都會產生癌變?

不是所有息肉都會產生癌變,尤其前面所述的增生型息肉。增生型息肉常見於乙狀結腸和盲腸,主要是因為糞便在這些地方容易摩擦腸黏膜而產生,極罕見會發生癌變。

然而,管狀腺瘤型tubular adenoma)、絨毛腺瘤型villous adenoma)、無蒂鋸齒腺瘤型sessile serrated adenoma)這三種就有較高的機率進展成大腸癌。
 


 

大腸息肉需要多久追蹤一次?

追蹤頻率主要是根據家族史和發現的息肉顆數及大小來決定。以美國腸胃科醫學會的建議,若發現5顆以內且都小於1公分的腺瘤性息肉,追蹤時間是5-10年。然而,在台灣因為醫療可近性較為容易且價格較平易近人,若以上述狀況,一般胃腸科醫師會建議2-3年追蹤一次。

此外,若息肉小於1公分且屬於絨毛型、高危險型的像是大於1公分)甚至原位癌,以美國腸胃科醫學會的建議會是3年追蹤一次,而在台灣則是建議1年追蹤一次較為保險。

 

要如何預防大腸息肉?

大腸息肉目前並無好方法可以做任何預防,然而我們可以試著多運動,減少久坐的時間、減少攝取過多的高油脂紅肉、抽菸者戒菸等等。

至於家族中(尤其一等親)有大腸息肉或者大腸癌的病史,更是建議提早至40~45歲之間做大腸鏡篩檢。

 

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家齡聯合診所,或是欲諮詢相關資訊,歡迎來電或來信預約,將有專人為您服務,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。

家齡聯合門診營業時間:
◆   週一至週五
早診09:00-12:00
午診14:00-17:00
晚診17:30-20:30
◆   週六
早診09:00-12:00

電話:02-2721-1258
諮詢信箱:service@blueborders.com.tw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 B1
認識家齡:https://family.healthspan.com.tw/

 


作者



 


 

 

 



 


謝睿穎 醫師

專長:
● 腹部超音波及內視鏡檢查、BC肝炎及肝癌檢查追蹤
● 胃食道逆流及幽門桿菌治療、胃癌及大腸癌診斷
● 內視鏡大腸息肉切除、膽結石及胰臟腫瘤診斷

經歷:
● 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胃腸肝膽科 主治醫師
● 臺大醫院 內視鏡科 兼任主治醫師
●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 胃腸肝膽科 兼任主治醫師
● 輔大醫院 胃腸肝膽科 主治醫師
● 日本東京順天堂大學附設醫院 內視鏡科 研修醫師
● 臺大醫院 內科部 住院醫師、胃腸肝膽科 總醫師
● 好心肝診所 肝膽胃腸科 主治醫師

學歷:
●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
●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


佳齡頻道:https://reurl.cc/gQm984
佳齡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althspantw
佳齡LINE@: https://pse.is/4krd9z

您的安心託付,我們用心照顧
佳齡,加您 Empower health with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