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年 10 月 23 日
4190
邁向超高齡社會,一起向「藍區人瑞」學習長壽之道
藍區生活.jpg

近百年來,全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都顯著上升,台灣的平均壽命也早已超過80歲。因為疫情因素,在2022有稍微下降。每個人都希望能長壽,但更重要的是能健康的長壽,而不是臥病在床的長壽。
 

過去資料顯示,台灣的不健康餘命約有8年左右。我們要怎樣才能「健康的老化」,能健康又長壽呢?要吃或施打什麼神奇補品?還是要使用什麼高科技的回春儀器?


以藍區為師

 

科學界已經投入許多心力在研究老化的問題,但尚未有完整的結論。在等待科學解惑之前,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?那就先去百歲人瑞最多的地方取經吧!根據調查全世界有五個百歲人瑞最多,且慢性疾病最少的地方。這五個地方就稱為「藍區(Blue Zones)」,包括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半島,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區,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,希臘的伊卡利亞島和日本的沖繩島。


藍區-Blue Zones,包括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半島,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區,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,希臘的伊卡利亞島和日本的沖繩島。 / 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


國人對於沖繩都不陌生,根據2015資料顯示,沖繩每10萬人就有81位百歲人瑞,是日本其他地方的兩倍 。同時,這些地方都不是重度使用現代醫療科技的地方。他們有什麼神奇之處可以讓住在這裡的人又長壽,又少慢性病呢?

根據調查研究,這些藍區的長壽之道就是在「生活型態」,其中有9項是最重要的,就稱為「Power 9」,我們來看看您能做到幾項。
 

Power 9
 

  1. 多活動:
    在藍區生活的人,常靠走動來拜訪朋友與參加活動,也參與園藝工作。適度的運動可以減少心血管風險,降低代謝症候群。多活動是健康的首要。
     
  2. 生活有目標:
    沖繩的人稱之為「Ikigai」,生活是有目標的,每天醒來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比起生活渾渾噩噩的人,有生活目標的人比較健康長壽。
     
  3. 減壓:
    慢性壓力會造成身體的慢性發炎,進而有損身心健康。藍區的人常藉由一些人際互動、宗教儀式與適度的休息來釋放壓力。尤其是充足的睡眠更是重要的一環。
     
  4. 八分飽:
    不要吃太多,八分飽就好。
     
  5. 多蔬果:
    食物以蔬果為主,尤其是豆類可以提供蛋白質和纖維,減少肉類的攝取。
     
  6. 淺飲酒:
    藍區的人常在下午五點後和朋友家人喝點小酒。但這在台灣要注意,因為台灣人有近一半的人是酒精不耐症,重點是也是只能淺嚐小飲就好,一般建議男性一天兩個單位,女性一個單位。
     
  7. 重視家人/家庭生活:
    經營好家庭關係是很重要的,夫妻與親子間相處品質與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關聯性,好的家庭關係也才能減少壓力。把家人擺在第一順位是關係裡最重要的。
     
  8. 好的朋友圈:
    沖繩的人從小到老,有幾位連結在一起的小團體,稱為「moai」,一起扶持成長。人的行為是互相影響的,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?當您的好朋友跑步健身,您也會先試試跟著做,然後成為習慣。當同事都在訂珍奶,您也就每天來一杯。您身邊大多數朋友是健康習慣多還是少呢?
     
  9. 靈性生活:
    有宗教信仰的人常會比沒有的人更長壽,宗教信仰常伴隨著好的朋友圈和減壓,甚至也和家人一同參與宗教活動,對於健康而言是一舉多得的。
     

Power 9就是生活型態
 

這9項重點可以歸類為四個大類,就是運動(1),心智(2,3),飲食(4,5,6)和人際連結(7,8,9)。這些都是每天生活上的事,所以好的「生活型態」可以讓人健康的老化。只要生活型態調整好,您就能往健康的百歲人瑞邁進。
 

除此之外,如能定期健檢,對於疾病早發現、早治療,那更是超健康的百歲人瑞了。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劉興政醫師
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醫療長
神經科專科醫師、身心科專科醫師
👉 點此預約門診掛號


專長:
● 失眠、焦慮、憂鬱、失智症、神經退化疾患
● 神經科專科醫師、精神科專科醫師

現職:
● 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醫療長
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兼任主治醫師

經歷:
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副院長
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一般精神科 主任

學歷:
● 臺北醫學大學 細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 博士

部定教職:
●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助理教授
 


 佳齡頻道:https://reurl.cc/gQm984
 佳齡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althspantw
 佳齡LINE@: https://pse.is/4krd9z


您的安心託付,我們用心照顧
佳齡,加您 Empower health with us